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文聪报导:以往被实行人想快速化解债款危机,但在处置产业时往往拍卖流程较长。近来,东莞市榜首人民法院(以下简称“东莞榜首法院”)立异实践“法院+公证处+财物处置渠道”的自行处置产业新形式,促进全市首例执前财物自行处置成交,相较于传统拍卖流程至少缩短了50天。
被实行人陈某原本在东莞运营着数控产品外贸生意,2022年未处理运营周转资金问题,他向某典当公司告贷。因为陈某无法准时还款,典当公司诉至法院,法院经审理判定陈某应付出当金12万元及违约金。判定收效后,典当公司向法院恳求强制实行。
2024年9月,实行法官梁光伟接到案子后,经查询被实行人产业,查封了陈某名下挂号的一处车位,并传唤陈某到庭展开执前催促实行作业。陈某问法官:“我也想还钱,但现在实在是捉襟见肘,能不能卖掉这个车位来筹钱?”
梁光伟在了解被实行人的志愿后,对案子提出了新的实行思路:“被实行人乐意主动实行但需求处置产业的,能够在法院监管和不危害别人合法权益下,答应当事人以合理价格对产业进行自行处置,这样能加快变现产业,下降当事人实行本钱。”
该院实行局局长刘晓宇指出了案子处理的一个难点:“在司法实践中,关于自行处置机制虽有相关规定,但现在缺少详细的实操指引,东莞市内没有有实践先例,怎么既快速又公正地展开自行处置作业,是首要考量的难题。”
“这触及财物公证和司法拍卖,法院一个巴掌拍不响。咱们试着联络公证处和网络财物处置渠道,合力让‘法院+公证处+财物处置渠道’自行处置新形式真实帮忙到被实行人。”在实行局部分会议上,副局长谭添荣给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主张。很快,东莞公证处和阿里财物拍卖渠道收到来自法院的帮忙恳求,并很快得到活跃回复。
2024年10月,理顺操作流程后,梁光伟承认两边关于案涉车位自行处置的志愿,充分说明流程和法令成果,并引导两边当事人活跃为车位寻觅买家。在两边达到一致意见并签定《自行处置服务协议》后,东莞公证处与阿里财物拍卖渠道对接,移送渠道揭露拍卖车位,东莞公证处对财物处置进程实行公证、监督职责。
涉案车位终究以15万元的最高价一拍成交,共招引了1185人次围观。从两边签定自行处置协议到拍卖成交,前后用时仅11天,相较于传统拍卖流程至少缩短了50天的时长,处置费用相较于强制实行程序节省了近三分之一,大幅度的下降了陈某因拖延实行而发生的利息担负。与此同时,自行处置的快速成交也促进两边当事人放下嫌隙,典当公司在收到车位拍卖款后,赞同减免陈某剩下债款。至此,案子在执前催促阶段即变现产业并案结事了,两边当事人对实行成果都表示满意。
“2024年8月,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《关于加强立审执和谐合作推进对立胶葛执前化解的作业指引》,推广施行自行处置产业机制。东莞榜首法院结合文件要求,率先在全市推出‘法院+公证处+财物处置渠道’有机结合的自行处置新形式,深化推进对立胶葛执前化解。”据刘晓宇介绍,该自行处置形式引进公证处及财物处置渠道,让被实行人合作实行、带领看样、腾退房子、寻觅买家的主动性更强,提高主动实行率,从源头削减案子进入强制实行程序,有利于对立胶葛实质性化解,削减社会失期主体,实践做到政治作用、社会作用和法令作用的有机一致。